管理用户登录(高考   研招

内地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


2009年內地(祖国大陆)招收華僑、港澳臺地區學生簡章

   2009年01月20日 来源:内地普通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

 

    4.報名方式

  2009年聯合招生報名採用網上預報名和現場正式確認相結合的方式。考生登錄聯招辦網站(網址:http://www.ecogd.edu.cn),進行預報名。預報名時,考生需按要求輸入報考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報考地點、報考科類、報考學校等)。預報名後,考生需記住自己的密碼,並按規定時間到相關報名地點辦理正式報名確認手續。如因特殊情況未能親自前往到報名點現場確認的考生,經報名點同意後,可以委託親屬代為正式報名,代報者憑考生身份證件、本人身份證件、考生親筆簽署的委託書、考生電子相片文件以及其它報名資料到報名點現場辦理相關手續,而且每個代報者只能代一名考生辦理確認手續。辦理正式報名確認手續時,考生或代報者須繳本人高中畢業證書副本(應屆高中畢業生可由就讀學校開具學歷證明)、高中各學年學習成績單副本(應屆高中畢業生可在報到時補繳最後一學年的成績單)、居住所在地身份證明副本,以上資料同時帶備正本用以核對,並繳付報名考試費人民幣550元(在香港、澳門各報名地點報名繳付港幣550元)。

  報名後未能通過公安部門身份驗證者或未參加考試者,恕不退還報名考試費。

    5.填報志願
 考生在報名時同時填報志願。
    ①聯合招生錄取工作分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一批預科和第二批預科進行。考生按錄取批次填報學校志願,其中每個本科批次填報2所學校志願,每個預科批次填報1所學校志願,每所學校填報4個系科或專業志願。
    ②報考內地聯合招生學校的考生,亦可填報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各系科或專業志願。

  二、考試
  1.考試科目類別
  文史類各專業的考試科目:中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
  理工農醫類各專業的考試科目:中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各科滿分均為150分,各科目類別滿分為750分。
  考試內容和要求參見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大綱》。

  2.考試時間
       6月19日至21日進行考試。考試時間和科目為:

日 期
时 间
科 目
6月19日(星期五)
9:00-11:30
中文
13:30-15:30
物理、历史
6月20日(星期六)
9:00-11:00
英语
13:30-15:30
化学、地理
6月21日(星期日)
9:00-11:00
数学



  3.考試地點
  北京 由北京市高校招生辦公室安排;
  上海 由上海市高校招生辦公室安排;
  廈門 由福建省高校招生辦公室安排;
  廣州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學生辦公室(以下簡稱聯招辦)安排;
  香港 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安排;
  澳門 由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安排。


  三、錄取
  7月中旬開始錄取工作,由聯招辦組織,實行網上錄取。錄取批次按照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一批預科和第二批預科的順序進行,招生學校在最低錄取控制線之上根據考生志願、考試成績及各校的不同要求,擇優錄取新生。

    被錄取就讀預科的學生經過一年學習並經學校考試合格後方可進入本科階段學習。

  四、入學與身體檢查 

  新生持加蓋聯招辦錄取專用章的《新生入學通知書》報到,入學報到時間及相關要求以《新生入學通知書》上的規定為准。

     新生入學後,由學校進行身體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學資格;僅專業受限者,可以商轉其它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學校按教育部發佈的《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和培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地區及臺灣省學生的暫行規定》進行管理,並可申請免修政治理論課。

  五、其它
  被普通高等學校錄取的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學生入學註冊時,應繳納學費和雜費,收費標準與內地(祖國大陸)學生相同。
  學生在寒暑假期間,可以自行離境探親訪友。
  學生修業期滿,考試成績合格者,由學校頒發畢業證書。
  畢業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將授予其學士學位。
  學生畢業後,原則上應返回原居住地。
  新生入學報到時,所持出入境證件的有效期應與學習期限相適應至少有效期一年。
  報考藝術、體育院校的考生,需參加專業考試,專業考試時間及地點由有關院校確定,考生本人應及早直接與要報考的院校聯繫。
    考生可在聯招辦網站(網址:http://www.ecogd.edu.cn)上查詢成績、錄取情況,還可在“內地(祖國大陸)高校面向港澳臺地區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gatzs.com.cn)上查詢有關招生政策和招生辦法及高校信息,該網站同時向考生提供招生信息咨詢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
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學生辦公室
二○○九年一月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