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用户登录(高考   研招

内地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


清华大学

学校简介

清华大学概况

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的清华园即为清华大学的校园,面积近万余亩的校园内绿树成荫、芳草青青、水清木华、楼馆林立。自1911年建立清华学堂至今,清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代代校友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杰出贡献使清华大学这所高等学府蜚声中外。

清华办学,历史源远流长,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办学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清华大学设有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等13个学院共54个系,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拥有国内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环境。素有大师之园美誉的清华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学校名师荟萃。全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1名,教授1000余人。学校设置本科专业54个,有学位授予权的硕士点159个、博士点123个,博士后流动站27个;37个研究院()29个研究中心,160个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藏书390余万册的电子化图书馆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信息服务;全国最大的联网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以及十多个现代化教学实验基地、SRT(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已与海内外多所著名大学和一大批研究机构、公司、企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进一步促成了学、研、产相结合、培育高层次人才的办学新环境。

清华大学在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及一些传统学科领域均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研究基地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强劲的实力。连续多年来,清华获得的国家科技三大奖的奖项在国内高校中遥遥领先;国际著名的三大科技论文检索系统SCIEIISIP的中国桂冠全部被清华大学夺得。此外,清华大学多名师生在国际引用率极高的《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论文,得到国际主流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清华大学的科研项目、经费和获奖的总数多年连居全国高校之首。学校具有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

清华大学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倡导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加强基础课教学,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学分制,缩减课内学时,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课、修读辅修专业等,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推荐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最优化的模式培养多样化的高层次人才。此外,学校注重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与培养,基础科学班中外文化综合班等因其富有特色的培养方式、深厚的基础教学和对未来多样化的选择机会等备受学校的重视和社会的欢迎。


水木清华94载,清华散发出独特的精神魅力。这里治学严谨、学风浓郁,拥有一流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国内外各界的普遍认可,正在成为学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又一显著标志。清华大学正以其自身的学科优势同世界学术界对话,担当着科教兴国的重任。

清华大学传承培育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她共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材。清华大学一直是全国最优秀考生心向往之的所在。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清华,在她成长的早年,是国运衰败中的一个希望,一个梦想。清华,在她辉煌的今天,仍是莘莘学子希望和梦想的摇篮。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高等学府,是今天全体清华人的努力方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必将濡染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为我们民族的崛起与腾飞奋斗不息。

周边环境



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的清华园即为清华大学的校园,面积近万余亩的校园内绿树成荫、芳草青青、水清木华、楼馆林立。自1911年建立清华学堂至今,清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代代校友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杰出贡献使清华大学这所高等学府蜚声中外。

清华办学,历史源远流长,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办学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清华大学设有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等12个学院共54个系,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拥有国内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环境。素有大师之园美誉的清华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学校名师荟萃。全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1名,教授1000余人。学校设置本科专业54个,有学位授予权的硕士点159个、博士点123个,博士后流动站27个;37个研究院()29个研究中心,160个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藏书390余万册的电子化图书馆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信息服务;全国最大的联网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以及十多个现代化教学实验基地、SRT(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已与海内外多所著名大学和一大批研究机构、公司、企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进一步促成了学、研、产相结合、培育高层次人才的办学新环境。

清华大学在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及一些传统学科领域均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研究基地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强劲的实力。连续多年来,清华获得的国家科技三大奖的奖项在国内高校中遥遥领先;国际著名的三大科技论文检索系统SCIEIISIP的中国桂冠全部被清华大学夺得。此外,清华大学多名师生在国际引用率极高的《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论文,得到国际主流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清华大学的科研项目、经费和获奖的总数多年连居全国高校之首。学校具有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

清华大学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倡导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加强基础课教学,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学分制,缩减课内学时,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课、修读辅修专业等,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推荐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最优化的模式培养多样化的高层次人才。此外,学校注重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与培养,基础科学班中外文化综合班等因其富有特色的培养方式、深厚的基础教学和对未来多样化的选择机会等备受学校的重视和社会的欢迎。


水木清华94载,清华散发出独特的精神魅力。这里治学严谨、学风浓郁,拥有一流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国内外各界的普遍认可,正在成为学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又一显著标志。清华大学正以其自身的学科优势同世界学术界对话,担当着科教兴国的重任。

清华大学传承培育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她共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材。清华大学一直是全国最优秀考生心向往之的所在。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清华,在她成长的早年,是国运衰败中的一个希望,一个梦想。清华,在她辉煌的今天,仍是莘莘学子希望和梦想的摇篮。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高等学府,是今天全体清华人的努力方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必将濡染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为我们民族的崛起与腾飞奋斗不息。